高温蒸煮袋的制造工艺
耐高温蒸煮袋的制造工艺 世界上的蒸煮袋,绝大多数都是用干式复合法制造的,为数不多的也可用无溶剂复合法或共挤出复合法去制造。干式复合的质量要比无溶剂复合的高,材料的排列组合上也比共挤出复合的合理和广泛,使用上也更放心。在我国,百分之百的蒸煮袋都是用干式复合法去制造的,所以在此也就只谈干式复合的制造工艺。
首先是选材。要根据蒸煮袋的最终用途去确定采用哪些基材、怎么组合,要用哪种油墨和胶粘剂。所谓最终用途,是指该袋要包装的是什么性质的食品,包装的重量是多少。包装好后要经受多高温度(121℃)、128 装,让包装袋有一个合理的性价比,所以,搞清楚最终用途这一点很重要。 其次是确定工艺参数。在确定了基材和辅助材料后,就可以下单给车间去生产了。作为车间生产的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,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单的要求去领科、备料,千 不要搞错。
然后,在具体操作时,要遵循工艺单的工艺参数,其中包括涂胶辊的线数和网点深度、操作胶液的浓度、烘道各加热段的温度、鼓风量子口排风量的大小、开机速度的高低,还有放卷张力、烘道张力、收卷张力的控制、复合钢辊的表面温度和复合压力等等。在上述工艺参数中,上胶量要求 (一般是4~5g/m2)和残留溶剂量要求(国家标准是小于10mg/m2,企业内控最好是小于3mg/m2),是做好蒸煮袋内在质量的关键,必须认真对待。
第三:在具体的复合操作时,有的胶粘剂供应商要求第一次将二层(PET/AL或OPA/AL)复好后?要先把它放到50~55℃的熟化间去放置4h或 12h后,再进行第二次第三层(PET/AL/CPP或PET/ AL/OPA)的复合,每一次复合好都要有这个过程,但也有不少胶粘刑可以一气呵成地二层、三层甚至四层全部复好后,才放到50~55℃的熟化室去让它熟化。后面这种胶粘剂对生产管理、对劳动生产率都比较有利。 第四是熟化。关于熟化的温度和熟化的时间,一般要求在50~55℃下保持48h以上,最好72h,但也有些胶粘剂要求放15~7天。这一点,必须按各种晶牌型号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去做,最忌熟化室温度过低、熟化时间过短。熟化室里的温度,还要用通风流动的方式,维持到各点同一,室内空气也要适当置换,把熟化时释放出来的残留溶剂排到室外去,补充干净清爽的新鲜空气,这样有利于降低复合物残留溶剂量和异昧,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。 第五是检测制袋。复合物熟化好后,要先检测层间的复合牢度和残留溶剂量,数据达到要求后,才可以取出来拿去制袋。用复合膜作成蒸煮袋空袋,大多采用三边封制成平袋或自立袋,极少做成中缝(背封)袋的形状。不同的结构、不同组合、不同层数的复合膜,其热封强度是不同的,可以是45~80N/15mm之间。对于不同结构组合和不同层数的复合膜,热封制袋的工艺参数也应该不同。热封制袋的工艺参数,主要是温度、压力和时间,它们之间有相辅相成、互相依赖的关系,其中,温度是起主导作用的,压力和时间是辅助作用的。我们知道,蒸煮袋是用CPP膜或HDPE膜作为可热封层的,他们的熔点比LDPE要高,所以热刀的温度要比做LDPE膜的高出许多,大多在180~230℃间选择,如果温度太低,压力再大,加压时司再长,也不能使CPP达到熔化自粘的程度,只有选定适合的温度,再经过一定的接触压力和接触时间,才能完成热封制袋的目的。在热封制袋时,复合层数越少、厚度越薄的复合物,热刀的温度就越低,层数越多、厚度越厚或还含有铝箔的复合膜,热刀的温度就应该越高。制袋机上的热刀从纵向分布来看,一般都有二三排,每排又会有好几把。必须每一把而且每一把的每一点,温度都要一致,否则,做成袋子的封口强度,就会出现不一致,有的高,有的低。我们必须严格控制、经常观察检查。热封制袋时,热刀压下去的压力既不能太小,也不能太大。太小了,牢度不够,太大了,又有可能破坏CPP或HDPE内膜原来的厚度,使热封熔接部位二层内膜的总厚度,比原来二层之和的数值要小,造成封口力降低。特别需要提醒的是,热刀压下去时,千万不能靠袋子内边那侧压力大,外边那侧压力小。最好调整到靠袋子内边那侧的压力略小一点点,这样才不会使两层内膜受压熔接时,内侧位上的厚度减少、薄膜的原状受到破坏,封口强度才有保证。 对于不同的复合膜,最好先用热封试验仪去检测最佳的温度、时间和压力这三个参数,然后把它们作为车间操作的依据,稍微作些调整,就可以做出很好的袋子了。 为了让做成的袋子不仅要牢,而且要平整美观,热烫封口后应该在保持一定张力的状态下,用冷刀进行冷却定型,避免皱折、波纹。所谓冷刀,是用自来水进行冷却的空芯铜质方管,在使用时,一定要让冷的自来水流进去,热交换后的温热水流出来,让刀保持较低的温度,如果没有流通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,时间长了以后,管内的水温会有所升高,冷却定型效果不好,所以,操作人员耍注意检查,别忘了用冷却水,更不要让管子堵死了。二、耐高温蒸煮袋的产品标准和项目检测 我国的耐高温蒸煮袋产品标准,最早是GB10004—1988《聚酯(PET)铝箔 (AL)聚丙烯(CPP)复合膜袋》,该标;隹的材料结构只有三层的PE下/AL/CPP一种,蒸煮条件仅限于121℃·40min。十年后进行修订,改为G810004-1998《耐蒸煮复合膜、袋》,产品的材料结构有所扩充,包括了PET/CPP、PA/CPP二层的透明型和 PET/AL/CPP、PA/AL/CPP三层的不透明型以及PET/PA/CPP三层的透明型,还有PET/ AL/PA/CPP四层的不透明型这三大类。而在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方面,则增加了耐介质性、蒸煮后的剥离力和蒸煮后的热合强度这三个项目指标,取消了原来的耐油性项目,突出了该产品的耐高温蒸煮实用性。到2002年再次修订之后,把耐高温蒸煮袋归入到《包装用复合膜、袋通则》这个标准之中,这个最新的标准已在2002年12月底在贵阳通过了审定,正式确定了报批稿文本,但至今仍未颁布实施。